中国史家,说起女人,特别是美女,往往要用“红颜”二字,而且还要加上“红颜祸水”、“狐媚惑主”的词语,以示皇帝都是好皇帝,只是被女人迷惑了。夏商周有妺喜、妲己、褒姒,春秋有夏姬、息妫、文姜、西施。到了汉朝,则有一对姐妹花横空出世,把皇帝迷惑的五迷三道,最终竟暴毙于美人床头。
这对姐妹花,就是本期故事的主人公赵飞燕和赵合德姐妹。
赵飞燕(前45年-前1年),汉成帝刘骜的第二任皇后,汉哀帝时皇太后。她以绝世美貌著称,能歌善舞,受成帝专宠十年,所谓“环肥燕瘦”讲的便是她和唐代的杨玉环,而燕瘦也通常用以比喻体态轻盈瘦弱的美女。同时她也因美貌而成为淫惑皇帝的一个代表性人物。其原名未被正史记载,野史有称其名为“宜主”。
赵昭仪(?-前7年),名不详,为汉成帝宠妃;正史未记载她的名字,赵合德之名出于《飞燕外传》。她与姐姐赵飞燕同侍皇帝,专宠后宫。
赵飞燕和她的妹妹赵合德双珠合璧,是西汉时期的最为著名的红颜。她们得汉成帝宠爱,罢免皇后以代,力压各位婕妤,将皇帝戏弄于幔帘之间、床笫之前,十年之间荣宠不尽,成帝因她们声色犬马,终于暴死于赵合德的床上。
展开剩余73%赵氏姐妹是中国民间历史上最传奇和神话般的一对美女。正史上对她们的记载很少,然而关于她们的野史逸书却又很多,评价大多为负面,认为她们是红颜祸水。赵飞燕与与妹妹赵合德的故事是一个不断流传并逐渐丰富发展的过程,尤以《西京杂记》、《飞燕外传》最为影响深远。
传说姐妹生于长安贫户,出生即遭遗弃,三日后奇迹存活被抱回抚养。父赵临酗酒无能,母女三人流落长安,靠缝补维生。母亲病逝后,她们寄居同乡赵临家,后被卖至阳阿公主府为歌舞伎。野史《昭阳趣史》将二人神化为“燕精与狐精转世”,暗示其命运的不凡与妖异。
鸿嘉三年(前18年),汉成帝至阳阿公主府,被赵飞燕“掌上舞”所惑,携其入宫。飞燕为固宠,将妹妹赵合德荐给成帝。合德以退为进,初拒圣旨称“蓬门陋质”,反而激发成帝征服欲,入宫后封昭仪。成帝沉迷合德的“温柔乡”,直言:“吾当老死温柔乡,不效武帝求白云乡!”。
姐妹长期使用含麝香、鹿茸等的“息肌丸”,塞入肚脐使肌肤莹润生香,但导致终身不孕。为保持青春,赵合德更以豆蔻汤沐浴,寝殿焚西域迷香,设机关床榻随动作奏乐。野史称二人发明“婴胎驻颜术”,用流产胚胎制膏涂抹全身,但此说无正史佐证,多为后世演绎。
赵合德的昭阳宫以白玉为阶、蓝田璧嵌墙、黄金涂门槛,殿饰明珠翠羽,“自有后宫未之有也”。飞燕虽为皇后,却因嫉妒妹妹受宠,逐渐失势。成帝为飞燕建“合宫舟”于太液池,舞时遇风险坠湖,冯无方拉其足续舞,留下“留仙裙”典故。
姐妹联手诬告许皇后行巫蛊,致其被废。班婕妤避祸自请侍奉太后。飞燕登上后位后,合德实际掌控成帝,形成“椒房-宦官”联盟,干预官员任免。因自身不孕,姐妹迫害怀孕妃嫔。史载曹宫女生子被合德派人“缚儿掷殿柱,脑裂而死”;许美人之子被成帝亲手掐死,合德谎称“皇子克母”。童谣“燕飞来,啄皇孙”暗讽其恶行,导致十余年后宫无皇子诞生。
为巩固地位,姐妹收受定陶王刘欣祖母傅太后的贿赂,说服成帝立刘欣为太子(即汉哀帝)。此举加剧外戚王氏的敌意,埋下杀机。
绥和二年(前7年),46岁的成帝暴毙于合德床上。官方称其“精尽人亡”,但症状疑似慢性中毒。学者推测王氏外戚可能投毒,因成帝计划过继宗室子威胁其权力。合德被指“祸水灭汉”,当日饮鸩自尽。飞燕因拥立哀帝之功暂为皇太后,但哀帝死后,王莽掌权,以“残灭继嗣”之罪将她贬为庶人,命守成帝陵。飞燕当日与哀帝傅皇后一同自杀。
赵氏姐妹的传说在中国民间和历史上广为传播,历代文人在形容比附美女时,往往借用了她们的形象,如李白诗曰:“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可以说赵氏姐妹特别是赵飞燕已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乃至中国文化中美女的代表人物之一,赵飞燕与另一唐代美女杨玉环并称“环肥燕瘦”。
无论是史书记载还是野史传说,赵飞燕、赵合德姐妹二人,虽然恃宠而骄,却除了在后宫之内作威作福外,其实并无什么干预政事的行为,也没有什么祸国殃民的本事。这所有的一切,归根到底,还是皇帝本身的品行有问题。成帝在见到赵氏之前,甚至想与班婕妤同辇而游,遭到拒绝之后,虽有收敛,却难改本性。皇帝,毕竟是天王老子,哪个“祸水”敢来拒绝?
当未央宫的烟花散尽,只余史书上一声“祸水”的叹息,而那些被碾碎的皇嗣亡魂,才是权力游戏最沉默的祭品。
正是:
金盘掌上舞轻危,
椒殿香销红颜摧。
汉宫春尽残莺老,
留得燕啄皇孙碑。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发布于:辽宁省股票配资网址,在线配资平台,股市怎么申请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